![]() 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它包括框架和中心轴,框架四角内侧均设置有滑轮,框架前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开槽,第一开槽前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板,减震板左右两侧对应第一开槽处均设置有第一滑块,减震板左右两侧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侧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板中部外侧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框架前面四角均设置有第二开槽,第二开槽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内侧均设置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扶正效果好、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公开号:CN214330550U 申请号:CN202120380521.XU 申请日:2021-02-2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潘振杰 申请人:Zhengzhou Xincheng Hengyuan Oil And Gas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E21B17-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随钻测量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 [n0002] 无线随钻测量系统是由我国首批定向井专家们研制的MWD,应用于石油、地质、煤炭、水利等行业在钻探过程中定向、水平钻井的井眼轨迹实时监测,无线随钻测量系统中的无线随钻测量仪普遍用于高难度定向井的井眼轨迹测量施工,特别适用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中,配合导向动力钻具组成导向钻井系统,在石油钻井定向井施工中,无线随钻测量仪置于无磁钻具的水眼中,而且需保证无线随钻测量仪居中,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扶正效果好、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安全系数高的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扶正效果好、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安全系数高的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它包括框架和中心轴,所述的框架四角内侧均设置有滑轮,所述的框架前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的第一开槽前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板,所述的减震板左右两侧对应第一开槽处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前面均匀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所述的减震板左右两侧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板中部外侧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的框架前面四角均设置有第二开槽,所述的第二开槽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所述的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内侧均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的挤压弹簧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左右两侧对应挤压弹簧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的框架内部均匀设置有四个扶正板,所述的扶正板内侧均设置有扶正块,所述的扶正块内侧设置有中心轴。 [n0005] 所述的第一滑块通过固定螺栓与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块与扶正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块与滑轮固定连接。 [n0006] 所述的第一开槽为矩形槽,所述的第二开槽为腰型槽。 [n0007] 所述的第二滑块为弧边的类“工”字形结构。 [n0008] 所述的扶正块为弧形结构且弧度与中心轴的弧度相同。 [n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对无线随钻测量仪的扶正装置,在使用中,中心轴与无线随钻测量仪连接,并置于无磁钻具的水眼中,滑轮沿钻具水眼内壁滑动,滑轮与第二活动块连接,在滑动的过程中,滑轮通过第二活动块和挤压弹簧对第二滑块产生向内的挤压力,进而对第一活动块和扶正板产生向内的挤压力,扶正板通过扶正块对中心轴起到扶正和限位的作用,使得中心轴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进而保证中心轴与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在钻具水眼内居中,中心轴外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扶正块,大大提高扶正效果,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由于挤压弹簧的反作用力,能够使滑轮与钻具水眼内壁紧密接触,支撑弹簧对框架起到支撑和吸收震动的作用,保证装置工作安全可靠的进行,减震板通过减震弹簧的作用在第一开槽中滑动,有效吸收轴向震动和冲击力,提高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扶正效果好、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n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的正视图图一。 [n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的正视图图二(为表示清楚,图中支撑弹簧未画出)。 [n0012]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n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的俯视图。 [n0014] 图中:1、框架 2、滑轮 3、第一开槽 4、减震板 5、第一滑块 6、固定螺栓 7、第一凹槽 8、减震弹簧 9、支撑弹簧 10、中心轴 11、第二开槽 12、第一活动块 13、第二活动块14、挤压弹簧 15、第二滑块 16、第二凹槽 17、扶正板 18、扶正块。 [n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n0016] 实施例1 [n0017] 如图1-4所示,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它包括框架1和中心轴10,所述的框架1四角内侧均设置有滑轮2,所述的框架1前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开槽3,所述的第一开槽3前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板4,所述的减震板4左右两侧对应第一开槽3处均设置有第一滑块5,所述的第一滑块5前面均匀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6,所述的减震板4左右两侧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7,所述的第一凹槽7内侧设置有减震弹簧8,所述的减震板4中部外侧均设置有支撑弹簧9,所述的框架1前面四角均设置有第二开槽11,所述的第二开槽11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所述的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内侧均设置有挤压弹簧14,所述的挤压弹簧14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15,所述的第二滑块15左右两侧对应挤压弹簧14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16,所述的框架1内部均匀设置有四个扶正板17,所述的扶正板17内侧均设置有扶正块18,所述的扶正块18内侧设置有中心轴10。 [n0018] 本实用新型为对无线随钻测量仪的扶正装置,在使用中,中心轴10与无线随钻测量仪连接并置于无磁钻具的水眼中,滑轮2沿钻具水眼内壁滑动,滑轮2与第二活动块13连接,在滑动的过程中,滑轮2通过第二活动块13和挤压弹簧14对第二滑块15产生向内的挤压力,进而对第一活动块12和扶正板17产生向内的挤压力,扶正板17通过扶正块18对中心轴10起到扶正和限位的作用,使得中心轴10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进而保证中心轴10与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在钻具水眼内居中,中心轴10外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扶正块18,大大提高扶正效果,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由于挤压弹簧14的反作用力,能够使滑轮2与钻具水眼内壁紧密接触,支撑弹簧9对框架1起到支撑和吸收震动的作用,保证装置工作安全可靠的进行,减震板4通过减震弹簧8的作用在第一开槽3中滑动,有效吸收轴向震动和冲击力,提高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扶正效果好、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n0019] 实施例2 [n0020] 如图1-4所示,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它包括框架1和中心轴10,所述的框架1四角内侧均设置有滑轮2,所述的框架1前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开槽3,所述的第一开槽3前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板4,所述的减震板4左右两侧对应第一开槽3处均设置有第一滑块5,所述的第一滑块5前面均匀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6,所述的减震板4左右两侧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7,所述的第一凹槽7内侧设置有减震弹簧8,所述的减震板4中部外侧均设置有支撑弹簧9,所述的框架1前面四角均设置有第二开槽11,所述的第二开槽11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所述的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13内侧均设置有挤压弹簧14,所述的挤压弹簧14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15,所述的第二滑块15左右两侧对应挤压弹簧14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16,所述的框架1内部均匀设置有四个扶正板17,所述的扶正板17内侧均设置有扶正块18,所述的扶正块18内侧设置有中心轴10。 [n0021]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第一滑块5通过固定螺栓6与减震板4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块12与扶正板17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块13与滑轮2固定连接。 [n0022]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第一开槽3为矩形槽,所述的第二开槽11为腰型槽。 [n0023]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第二滑块15为弧边的类“工”字形结构。 [n0024] 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的扶正块17为弧形结构且弧度与中心轴10的弧度相同。 [n0025] 本实用新型为对无线随钻测量仪的扶正装置,在使用中,中心轴10与无线随钻测量仪连接并置于无磁钻具的水眼中,滑轮2沿钻具水眼内壁滑动,滑轮2与第二活动块13连接,在滑动的过程中,滑轮2通过第二活动块13和挤压弹簧14对第二滑块15产生向内的挤压力,进而对第一活动块12和扶正板17产生向内的挤压力,扶正板17通过扶正块18对中心轴10起到扶正和限位的作用,使得中心轴10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进而保证中心轴10与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在钻具水眼内居中,中心轴10外周均匀设置有四个扶正块18,大大提高扶正效果,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由于挤压弹簧14的反作用力,能够使滑轮2与钻具水眼内壁紧密接触,支撑弹簧9对框架1起到支撑和吸收震动的作用,保证装置工作安全可靠的进行,减震板4通过减震弹簧8的作用在第一开槽3中滑动,有效吸收轴向震动和冲击力,提高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扶正效果好、实现无线随钻测量仪始终居中、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它包括框架和中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四角内侧均设置有滑轮,所述的框架前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的第一开槽前面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减震板,所述的减震板左右两侧对应第一开槽处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前面均匀设置有两个固定螺栓,所述的减震板左右两侧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板中部外侧均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的框架前面四角均设置有第二开槽,所述的第二开槽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所述的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内侧均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的挤压弹簧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左右两侧对应挤压弹簧处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的框架内部均匀设置有四个扶正板,所述的扶正板内侧均设置有扶正块,所述的扶正块内侧设置有中心轴。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块通过固定螺栓与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活动块与扶正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活动块与滑轮固定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槽为矩形槽,所述的第二开槽为腰型槽。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滑块为弧边的类“工”字形结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正块为弧形结构且弧度与中心轴的弧度相同。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3725817U|2014-07-23|一种门用群钻机 CN202861747U|2013-04-10|轴承压装胎具装置 CN108150769B|2020-08-04|一种带有减震底座的操作平台 CN214330550U|2021-10-01|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 CN208155281U|2018-11-27|一种电子产品保护膜测试用固定装置 CN201357208Y|2009-12-09|铸造用砂芯排气孔的钻孔机构 CN103028756A|2013-04-10|便携式龙门电磁钻 CN109835367A|2019-06-04|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限界检测装置 CN203599599U|2014-05-21|钢板单边双面倒角机装置 CN108132137A|2018-06-08|一种凸轮机构式船舶晃荡模拟装置 CN107289001A|2017-10-24|一种稳定性高的机械滑轨 CN204612954U|2015-09-02|混凝土实体结构的粉末研磨取样仪器 CN210954183U|2020-07-07|一种用于wifi天线的高精度测试工装 CN106152904A|2016-11-23|一种用于工件检测的装置 CN202398853U|2012-08-29|便携式龙门电磁钻 CN205767195U|2016-12-07|一种注塑机合模机构装配用模板调整机构 CN209394804U|2019-09-17|一种新型木门锁孔机 CN203236219U|2013-10-16|龙门移动式数控钻铣床门架的调整结构 CN205764049U|2016-12-07|一种轮毂四孔孔口锪平面夹具 CN205352353U|2016-06-29|按钮测量治具 CN204488823U|2015-07-22|轨道检测小车的车轮 CN205120623U|2016-03-30|X射线机检测用的钢丝绳收放驱动装置 CN207317728U|2018-05-04|一种稳定型轮廊仪 CN204422166U|2015-06-24|新型轨道列车减振器正弦示功机 CN103203633A|2013-07-17|龙门移动式数控钻铣床门架的调整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80521.XU|CN214330550U|2021-02-20|2021-02-20|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CN202120380521.XU| CN214330550U|2021-02-20|2021-02-20|一种无线随钻测量仪扶正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